呼和浩特舞蹈艺考的演员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可以能动地构想出特定作品的“真实环境”,进而实施舞蹈表演练习。具体的方式是向自己提问。例如,我在哪里?这里环境怎样?天气气候怎样?周围都有哪些人和物?假使我虚构的场景变为现实我会如何处理?我会是怎样的心情?我该怎么办?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或提问,从而想象出与舞蹈情景有关的一系列不断的视象。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所需要的不是普通的,而是插画似的舞蹈场景的线。通过设想“假使”“假如”,演员不但可以产生信念,而且可以产生表演的热情和激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教学中曾用此方法:“为了把自己转移到生活回忆的领域中去,我们建议学生们问一下自己:‘假使我..、此时、此地,处在所扮演的人物的地位,我将要做些什么?’”让呼和浩特舞蹈艺考演员通过虚构去补充所缺少的东西,感知情景,产生对角色的感觉。
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练习,是因为我们在表演中试图想象和充实作品的外在的情景不是为了这些事实本身,而是为了它们所包含的意义,为了追求角色内在心理及情感的依据,为了通过场景的提示,更确切地用肢体和表情来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情感、情绪、精神内涵。其次,相信别人的虚构并且真诚地生活于这些虚构之中,这样按照别人的题材和规定进行再创作,投入地表演。
这往往比自己去创造,去虚构更难,可是,作为演员,又需要让自己习惯这样的创作方式,需要在一段时间调整自己的表演状态,尽快进入角色。所以,更好的方法就是设想情景练习,通过对不同场景具体详细的设想,演员在心中反复地想象、揣摩,从抽象到具体,从陌生到熟悉,渐渐地建立起对情景的敏捷的感受力。我们要重视培养演员对情景、场景习惯性的关注和想象,这对于呼和浩特舞蹈艺考的演员进行接下来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