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舞蹈艺考舞蹈鉴赏活动中,观众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之一。俄国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在《艺术的观念》中写道:“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他在《智慧的痛苦》中又写道:“……呈现于诗人心中的形象,不是观念,他由于形象,看不见观念,而当作品完成时,比起作者自己来,观念更容易被思想家看见。”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观赏舞蹈表演,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舞者这一客观形象,这左右着观众的感觉和表现,作品中角色的情绪是欢乐和兴奋的,而观众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接收信息。正是观众的这种被动的单向性状态,随着人物情感的深入表现和情节的发展,观众就受到舞蹈艺术的作用,会逐渐地被带入其所创造的情境视野来欣赏作品,甚至融入舞者的状态,和剧情发展一起亦喜亦悲,这时,观众打破单向性,已经完全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的多元联想状态。因为观众的生活背景的差异,受教育的程度、阅历的高低、艺术修养和鉴赏心境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鉴赏作品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鉴赏舞蹈作品,不同时代的人的审美情趣标准也有差异,每个观众的切身经验不同,理解作品标准就会各显特色而不尽一致,这是毫不奇怪的。没有故事性的表演题材,只有由舞者自情绪上、肉体上找出祖先贴切的形象,观众所感受的祖先形象和内心的力量不同,透过我们祖先的历程,观众反思的历程同样有着天壤之别之感。
鉴赏瑰丽多彩的呼和浩特舞蹈艺考舞蹈作品,评判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观众把这一艺术形象接受到心里,只有为观赏者感觉和感情所肯定和接受的作品,才有可能在理性上被肯定和接受,然后观众再把这些感性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提供到大脑融会贯通起来,加以润色,在大脑里产生的精彩绝伦画面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艺术判断和评价始终跟欣赏者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是不可分的。可见,观众也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把广阔..的纷纭万象吸收到自我中去,推动自己的深入体验,促使自己的认识融化在欣赏的艺术形象之中,产生更深刻的哲思。